“祛濕之旅”不用去到吐魯番,玉中就能為你安排:三伏灸、督脈灸、火龍罐、夏季膏方..…..冬病夏治祛寒濕
常言道“熱在三伏,冷在三九”
那么,什么是三伏天呢?
三伏天是夏至三庚來計算,從夏至日的第三個庚日就是入伏的第一天,每一個庚日算一伏,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統(tǒng)稱,是一年中最熱的時節(jié)。
三伏天”的“伏”就是指“伏邪”,即所謂的“六邪”(指“風、寒、暑、濕、燥、火”)中的暑邪;“伏”,亦有陰氣受陽氣所迫藏伏在地下之意。今年的7月15日,是初伏的第一天,按中國的日歷法來說,是真正暑天的開始。
對人體來說,“伏”就是潛伏、隱藏在身體里的所有病邪
“一伏”,是指潛伏在肌表的病邪被排出的時節(jié)。
“二伏”,是指潛伏在肌脈的病邪被排出的時節(jié)。
“三伏”,是指人體內臟里的病邪被排出的時節(jié)。
夏季養(yǎng)陽,升陽而固本;因此也有冬病夏治的說法。
“冬病夏治”是中醫(yī)學防治疾病的一個富有特色的重要方法,它是根據(jù)《黃帝內經》中“春夏養(yǎng)陽”的原則,利用夏季氣溫高,機體陽氣充沛,體表經絡中氣血旺盛的有利時機,通過適當?shù)膬确蛲庥靡恍┓剿巵碚{整人體的陰陽平衡,使一些宿疾得以恢復。
疾病在夏季雖少有發(fā)作,但其宿根常存體內,夏季自然界陽氣旺盛,人體陽氣浮越,此時對陽虛者用助陽藥,可更好的發(fā)揮扶陽祛寒、扶助正氣、祛除冬病根因的作用,并可為秋冬儲存陽氣,陽氣充足則冬季不易被嚴寒所傷。冬病若錯過夏治,陳寒未得去、來年又添新寒,反反復復,則苦不堪言!
夫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本也, 所以圣人春夏養(yǎng)陽, 秋冬養(yǎng)陰,以從其根?!饵S帝內經·素問·四氣調神大論》
冬病夏治的方法有很多種,一起來看看吧!
首先是天灸 :三伏灸是中醫(yī)養(yǎng)生的一種獨特療法,主要在一年中最熱的三伏天進行,利用這個時期人體陽氣最旺盛的特點,通過特定的藥物敷貼于穴位或患處,以達到溫陽散寒、驅邪治病的效果。
一、天灸
三伏天灸能夠調動人體陽氣,鼓舞正氣,祛除邪氣,從而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尤其對于冬天多發(fā)的呼吸系統(tǒng)疾病:如哮喘、過敏性鼻炎等,效果顯著。它是使用辛溫發(fā)散的中藥貼敷于特定穴位或部位,使局部充血并起泡的一種外治法。成人可貼四小時,小兒半小時至一小時,視皮膚情況而定,可酌情減少帖敷時間。
開展科室:治未病科門診、推拿科門診、針灸科門診
二、艾灸
溫經散寒看艾灸,艾灸具有補陽祛寒、補中益氣,通經活絡、活血化瘀之功效,中醫(yī)一直都有運用艾灸冬病夏治的傳統(tǒng),此方法簡單方便,效果顯著,針對氣虛、體寒、陽虛、血瘀之癥??删母斡帷⒅型?、陰陵泉、承山、足三里、風隆、太沖、太白等穴位,以調動身體氣機流動,使?jié)駳馀懦?,不再滯留體內。灸時注意防燙傷皮膚,灸后注意保暖。
開展科室:治未病科門診、推拿科門診、針灸科門診、康復科門診
三、督脈灸
隔姜鋪灸,是扶陽固本的皇牌項目。民間一直流傳“冬吃羅卜夏吃姜”的說法,生姜又名御百邪,是民間千古良藥,既可以預防,又可以祛除“風、寒、濕”三種邪氣。生姜和艾絨的完美結合,具有溫補陽氣,散寒驅邪,活血通絡的功效,升舉一身之陽。可有效預防或治療以上冬病夏治的病癥。
開展科室:康復科門診、治未病科門診、針灸科門診、推拿科門診、急診內科門診中醫(yī)綜合治療區(qū)
四、火龍罐
火龍罐綜合灸是集刮痧、艾灸、推拿、點穴、熨燙于一體的中醫(yī)護理技術,結合點、震、叩、碾、推、按、撥、揉、熨、燙十種推拿手法,兼以艾灸燃燒時產生的近紅外光輻射的電磁波和光電對人體細胞線粒體發(fā)生生物化學作用,完全避免了刮痧及負壓走罐的疼痛感,以及傳統(tǒng)火罐造成的血瘀栓塞的副作用,即刮即化即消,幾乎無痛的一種治療性和舒適性并存的新療法,無副作用。
火龍罐有促進血液循環(huán),通經活絡,改善心腦供血,平衡臟腑的功效。還能調節(jié)神經機能,暖宮調經;扶正祛邪,補益強身,激活免疫系統(tǒng)的溫、通、調、補四大功效。
開展科室:康復科門診、治未病科門診、推拿科門診、針灸科門診
五、平衡火罐
夏天高溫潮濕,暑邪多夾雜火邪與濕邪,三伏天里,中醫(yī)養(yǎng)生特別要注意祛暑濕,平衡陰陽。而平衡火罐可疏通經絡、調整氣血、達到平衡陰陽、提升陽氣、祛風除濕功效。每周一次,以罐印退再開始下一次拔罐為宜。不適合人群:紅腫、皮損及皮膚病患部、高熱抽搐、凝血機制障礙者、呼吸衰竭、重度心臟病、嚴重消瘦、婦女月經期、孕婦的腹部及腰骶部禁用。
開展科室:治未病科門診、推拿科門診、針灸科門診、康復科門診、急診內科門診中醫(yī)綜合治療區(qū)
六、夏季膏方
有同學要問了:“夏天這么熱,我再吃這么補的膏方豈不是要上火”?
當然不會,中醫(yī)一直提倡“四季調補”--春季平補、夏季清補、秋季潤補、冬季溫補,不同季節(jié)調補的方法和角度不同,臨床上,我們把一年四季皆可服用的膏方稱為“四季膏方”。四季膏方不像冬季膏方那樣側重于大補氣血,而是在側重治療的基礎上加以調補,結合四季時令特點和人體在不同季節(jié)的變化來調整配方,充分發(fā)揮扶正補虛、防病治病、調和陰陽的作用。
夏季人體陽氣達到高峰,很容易外泄,此時用膏方進行調治,祛除體內沉寒痼,使虛陽恢復正常,能有效增強抵抗力,減少冬天疾病的發(fā)生幾率或減輕發(fā)病的癥狀。相比冬季膏方,夏季膏方一般藥性較緩和,藥力持久,更適宜體虛患者,亞健康人群和患有過敏性鼻炎、慢性支氣管炎、哮喘、咳嗽、風濕性關節(jié)炎等人群和處于疾病恢復期的患者,是“冬病夏治”的重要治療方式之一。
開展科室:治未病科門診
冬病多為寒、虛之癥,很多病都是由于進食寒涼而導致陽氣受損導致脾虛濕困,或過于貪涼致寒邪入侵。因此在三伏天也要做好防寒、祛濕,以免虛寒凝滯,冬病加重。
若想祛濕首先得健脾,脾胃強大,才能將體內水濕運化出去,而對于補脾,除了藥物治療,在飲食上也需十分注意,不貪涼,不暴飲暴食,多吃補脾養(yǎng)胃的食物。
你了解了嗎?
這個伏夏
冬病夏治
我們與你一路同行
上一篇:排隱患,護平安 ——玉溪市中醫(yī)醫(yī)院開展安全生產專項檢查整治
下一篇:暫無